辽篮祝杨鸣37岁生快:家庭幸福美满 更加英俊潇洒

直播吧7月31日讯 今天是辽宁男篮主帅杨鸣37岁的生日,辽宁男篮官博为其送上祝福。

原文写道:“今天是我们的主教练杨鸣指导的生日,让我们一起祝杨鸣生日快乐!!!祝愿杨导新的一岁,事业一帆风顺,家庭幸福美满,更加英俊潇洒!和辽篮一起不断进步,取得更多成绩和荣誉!”

杨鸣于1985年7月31日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于2004-05赛季代表辽宁队出战CBA联赛。2017-2018赛季杨鸣帮助辽宁男篮获得CBA总冠军。2018年5月30日,辽宁男篮官方宣布杨鸣正式退役。2020年6月28日,杨鸣担任辽宁男篮主教练,2022年4月26日,杨鸣率领辽宁男篮夺得2021-2022赛季CBA总冠军。

德国清醒表态,普京随时可让欧洲垮掉,但最大敌人却来自联盟内部

德国成了欧洲最清醒的?普京随时都可以让欧洲垮掉,但为何迟迟没有行动?欧洲最大敌人已经现身,不是俄罗斯?

目前的欧洲局势仍然是一团糟。但相比于最开始人们担心的战场局势,现在反倒是场外的欧洲更令人担心。日前,德媒刊登了一篇表态异常清醒的文章。在文中,德媒指出,现如今欧洲的“天然气团结”存在众多的漏洞。

从某种程度上说,所谓的“天然气团结”可以被认为是对抗俄罗斯的统一战线。如果说,欧洲确实存在必须要对抗俄罗斯的理由,那么这种“团结”对欧洲就是好事一桩。但事实恰恰相反,目前的欧洲之所以要形成统一战线,完全是受美国裹挟。

而在天然气上达成的一致战线,更是欧洲牺牲核心利益,成全美国的结果。这也直接说明,这种表面上的团结十分脆弱。用德媒的话说,一旦欧洲遭遇天然气短缺困境,各国如何实现所承诺的节省目标,还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所谓的“节省目标”,就是目前欧洲为应对天然气短缺,提出的解决方案之一。这就像是在粮食危机面前,让民众少吃点饭一样愚蠢,这完全就是杯水车薪之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欧洲的能源危机。

更为严重的是,在德媒看来,目前欧洲所遭遇的困境还只是初级的,真正的更大考验还在后面。普京如果真的想搞垮欧洲,可以随时做到,这只需俄罗斯彻底停止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即可。

但是普京却迟迟没有这样做,相反拉夫罗夫还直接给了欧洲一个台阶下,其表示,“北溪-2”天然气管道随时准备好满足欧洲的天然气需求。实际上,俄罗斯已经将选择权交给了欧洲,是继续随美对抗,还是与邻友好,顺利渡过能源危机,全在欧洲一念之间。

其实放在一个稍微理智一点的国家面前,这道题都不难选。但是关键就在,现在的欧洲基本上已经沦为了美国推进大国对抗的傀儡。此前梅德韦杰夫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欧洲没有几个人敢手不抖地反驳美国。可见,欧洲受美国影响之深。

再结合俄罗斯的表态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发现,欧洲最大的敌人根本就不是俄罗斯。俄罗斯也没有将欧洲视作敌人的打算,否则不可能随时为其准备一条生路。明智的国家都明白,与邻为壑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俄罗斯不会这么做。

反而是美国,一个劲地在把欧洲往火坑里推。他们为实现霸权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盟友。从这里来看,欧洲最大的敌人根本不是俄罗斯,而是来自联盟内部的美国。欧洲只有尽快认清这一点,才能避开当炮灰的命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复星反击!郭广昌再发声:已准备诉状,将起诉彭博社;复星集团已拜会北京市国资委

继两天前更新微博后,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再次发文回应市场传闻。

图片源自时报财经图库

郭广昌微博内容称:彭博新闻社的失实报道及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地伤害到了复星。“本着对复星员工、股东、投资人负责的态度,我很遗憾但也很坚定地决定,复星将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坚决捍卫复星的一切合法权益。”

9月15日,e公司记者从复星集团获悉,针对彭博新闻社的失实报道及侵权行为,复星已准备诉状,将向法院提起诉讼。

复星宣布将起诉彭博社

9月13日,彭博新闻社发表题为《中国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和部分国企摸底与复星系企业往来敞口》的报道。报道称“知情人士称,中国银保监会近期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集团的债务敞口”,并表示“知情人士不愿具名,因未获授权发表评论”。

对此,复星9月14日公开回应称,经多个渠道向监管机构求证,中国银保监会未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的财务敞口,与复星合作的多家商业银行从未收到相关通知。

复星认为,彭博新闻社所谓“监管部门要求摸底复星”纯属子虚乌有,相关报道严重背离事实,在境内外大范围传播后,严重误导投资者,引起市场异常波动,对复星的企业正常经营和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对复星和广大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针对彭博新闻社的失实报道及侵权行为,复星已准备诉状,将向法院提起诉讼,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以正视听,并坚决捍卫自身一切合法权益。”9月15日早间,复星集团方面表示。

同时,复星集团称,复星与多家中资银行及国际化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7月19日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月26日与汇丰中国续签战略合作协议,其及旗下子公司已同全球超过100家中外资银行建立合作关系。

郭广昌再发微博

与此同时,9月15日上午,郭广昌也就媒体报道一事发声。“我们希望可以用我们的努力,让全球家庭生活更幸福。一路上,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帮助复星共同成长。” 郭广昌发布微博称,复星创业三十年来,始终坚持“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价值观。

郭广昌表示,企业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做好产品,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做对的事、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但有时,做好自己还不够,外界的杂音也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昨天,我们已经公开回应表示,经多个渠道向监管机构求证,绝无此事。但彭博新闻社始终无视事实,不愿给予更正和澄清。”郭广昌在微博中提到了相关报道。

郭广昌还直言:“复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很多坎,也曾经直面过很多谣言,但我们都挺过来了。在过往,我也曾经接受过彭博新闻社的数次采访,充分尊重这家全球知名的财经资讯公司。但今天,彭博新闻社的失实报道及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地伤害到了复星。”对此,复星将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股东,投资人,以及所有关心复星发展的朋友们放心,我和复星的一百多位全球合伙人及所有复星同学会继续努力,以坚韧致远的精神把企业做好。”这篇微博的最后,郭广昌如此表态。

这是郭广昌近期第二次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发声。9月13日,郭广昌发文称自己刚刚结束了海外几个月的差旅行程,所幸赶在台风“梅花”之前回到了上海,这两天正在按照防疫要求进行隔离。

复星集团拜会北京市国资委

记者注意到,9月14日,复星集团在官网首页更新了一则动态。该篇动态稿件的标题为:复星集团拜会北京市国资委,双方就有关合作情况进行了工作交流。

“9月14日上午,复星党委书记、复星国际副总裁祝文魁在北京拜会了北京市国资委有关领导。双方围绕复星与北京市国有企业在医药健康、消费、科技、金融等领域长期以来开展的合作,以及参与国企混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未来加强合作、推动项目在北京加快落地进行了探讨。”复星集团官网显示。

另外,据复星国际9月14日公告,9月14日耗资4983万港元回购1100万股,每股价格为4.4—4.67港元。本月迄今已累计耗资逾7000万港元进行回购。

9月15日午间,截至记者发稿,复星国际涨超6%。

责编:彭勃

校对:陶谦

第五届“强军论坛”在北京举行

8月1日上午

由军事科学院举办的

第五届“强军论坛”在京举行

论坛的主题是

“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来自军地科研单位、党校高校

军工企业的学者

军委机关、战区、军兵种

有关部门领导和部队代表

共100多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来源:央广军事

作者:赵敏 孙逸辉 王一戎 冯亚茹 刘明峥 魏寅

摄影:刘昭

编辑:杨新瑜

编审:王元元 杨宸琇

主编:穆亮龙

监制:吕锡成 谭淑惠

米切尔迈阿密半职业联赛秀暴扣 与阿德巴约做队友

直播吧7月30日讯 今天,The Athletic官推晒出了多诺万-米切尔在迈阿密半职业联赛(Miami Pro League)上的暴扣视频,看起来米切尔在休赛期保持了不错的身体状态。

而在这记扣篮前,给他传球的人正是阿德巴约,之后两人还击掌致意。

休赛期,一直存在着关于米切尔的交易传闻,而热火队被认为是对其有意的球队之一。

(篮昭)

金融业“限薪令”出台,控制薪酬“差距”,向一线员工倾斜

金融企业薪酬又迎来新的管理规定。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财金〔2022〕87号》(下称《通知》)。《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通知》要求,金融企业应当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充分调动一线员工、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平衡好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对于总部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其年度工资总额要进一步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金融企业应当严肃分配纪律,严格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将所有工资性收入一律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金融企业应当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对于高管或员工未勤勉尽责,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应当将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绩效薪酬追回,并止付未支付部分或全部薪酬。

工资向一线员工倾斜

据称,《通知》适用于国有金融企业,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依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含国有实际控制金融企业)、主权财富基金、国有金融控股公司、国有金融投资运营机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等实质性开展金融业务的其他企业或机构。其他金融企业可参照执行。

《通知》要求国有金融企业积极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

金融企业应当主动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充分发挥工资薪酬的正向激励作用,有效落实总部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应低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不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的政策要求。金融企业要有效履行对控股子公司、分支机构、直管企业以及其他实际控制企业薪酬管理的主体责任。

金融企业应当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充分调动一线员工、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平衡好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对于总部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其年度工资总额要进一步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金融企业应当严肃分配纪律,严格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将所有工资性收入一律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不得在工资总额之外以其他形式列支任何津贴、补贴等工资性支出,实现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发放透明化。

《通知》要求金融企业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支付和追责追薪机制。金融企业应当综合考虑市场条件、业绩情况、承担风险、薪酬战略等因素,科学设定不同岗位薪酬标准,并合理确定一定比例的绩效薪酬。

对于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根据其所负责业务收益和风险分期考核情况进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确保绩效薪酬支付期限与相应业务的风险持续期限相匹配,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金融企业应当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使得金融企业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者给金融企业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应当依法依规并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后将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绩效薪酬追回,并止付未支付部分或全部薪酬。绩效薪酬追回期限原则上与相关责任人的行为发生期限一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规定适用于已离职或退休人员。

券商薪酬要防止过度激励引发风险隐患

早在今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简称《薪酬指引》)指导证券公司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薪酬指引》要求,证券公司董事会负责依据上述原则建立健全公司薪酬制度,并负责督促制度的有效落实,承担薪酬管理的主体责任。健全薪酬委员会、监督部门的履职保障机制,确保相关部门独立、客观、有效履行职责。

《薪酬指引》明确,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当结合公司经营实际情况、合规风控效果、自身发展战略、股东长期利益等多种因素制定薪酬预算总额,综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市场水平确定薪酬标准,平衡不同职位、不同岗位人员的薪酬水平。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稳健薪酬方案,充分考虑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和行业及公司业务发展趋势,适度平滑薪酬发放安排,同时做好薪酬激励的极值管控和节奏控制。不片面追求市场排名、规模类指标和短期业绩,制定防止因过度激励引发风险隐患或合规风险的具体规定,不得为员工提供对冲措施降低薪酬与风险的关联性。薪酬制度中应当明确不通过包干、人员挂靠等方式开展业务,不通过直接按比例分成等独立考核方式实施过度激励,不将从业人员的薪酬收入与其承做或承揽的项目收入直接挂钩。

按照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可采取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对证券公司的薪酬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证券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基金业薪酬递延不少于3年

今年6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下称《指引》)。

《指引》注重发挥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在公司风险管控中的作用,规定绩效薪酬的递延支付期限、递延支付额度应当与基金份额持有人长期利益、业务风险情况保持一致,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递延支付速度应当不快于等分比例。

《指引》还规定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制度适用人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分支机构负责人和核心业务人员。同时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

《指引》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增强薪酬管理的约束力,包括但不限于薪酬止付、追索与扣回等。

《指引》提出,绩效薪酬持基要求,规定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购买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50%。

基金经理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3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并应当优先购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实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利益与持有人利益的绑定,更好的激励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指引》鼓励基金管理公司采用股权、期权、限制性股权、分红权等与公司长期发展、持有人长期利益相绑定的多样化激励约束措施,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A股:明天,周一市场走势展望!

当下的走势处于胶着状态,源于消息层面和走势相背离,给予了本轮调整带来了不确定风险,整个七月虽然处于下跌格局,不过沪深两市个股以涨跌互半的状态收盘,上涨个股2550家,下跌个股2163家,显然暗示走势并非单边市。

而消息层面主要的积极因素在科创板,做市商试点的消息抵消了科创板解禁风险,加上近期再度说到积极推进全市场注册制准备,有利券商板块再度护盘,给予了沪深两市短期分化局面保持运行。

释放了一个信号

一个信号:恒生科技指数迎来利空信号。

美监管把阿里列入“预摘牌”名单,面临退市的风险,周五阿里美股股价大跌11%,而恒生指数七月跌幅7.79%,恒生科技指数跌幅11.07%,很明显港股受到此类利空消息冲击,短短一个月时间回吐了五月、六月二分之一的涨幅。

当下港股走出极端走势,影响到A股短期的企稳,随着周五事件继续发酵,恒生科技指数难免仍存波折,对大盘处于3200点的支撑带来再度考验。不过因为周末同时存在有利于部分概念强劲表现的消息,大概率缓冲港股短期利空事件带来的利空信号影响。

比如,新能源汽车再度迎来利好,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比如机票燃油费今年首次下调,对于相关板块在走势分歧时期给予方向指引,提振炒作氛围,并且一定程度给大盘在部分权重板块走强下,抵消港股下挫的风险。

不过,七月南向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近一个月北上资金净流出达到210.69亿元,南向资金流入95.35亿元,近六个月北上资金流入339.55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1658.22亿元,暗示市场对恒生指数的估值和当下点位较为认可。

那么明后两天大盘不乏受到中概股短期的下行拖累,不过在周末各种消息颇多的影响中留意大盘能否低开高走或平开上行,走出独自强势。

明后两天,市场或迎来变局?

首先,当下市场争议在于,本轮调整的幅度大小,前期说过,只有支撑于3200点区域,那么尝试对3400点再度突破是较为满意的波动过程,后期再需要持续上涨,依旧要依靠消息推动,毕竟上方套牢盘颇多,八月最合理的走势处于3226.23点-3400点震荡,个股不受指数影响轮番补涨。

一旦下跌到3000点区域,不仅属于二次探底,需要再度涨到3400点难度颇高,因为四月底的上涨属于消息层面的刺激,给予了市场超跌反弹的机会,当下公募基金仓位颇高,市场增量资金已经处于回暖过程,一旦再度二次探底情绪面、资金面都不利于后期接连走强,那么下半年较合理的走势只会演变成在3000点-3300点区域震荡。

其次,明后两天,市场或迎来变局,有望考验第一个支撑区域的企稳进行确认,也是对下半年整轮走势的变局进行确认,因为八月依旧是中报披露的时期,并且属于大资金调仓换股阶段,走势大概率会胶着。

那么胶着阶段,依旧较看好,市场最好的走势以大盘在第一支撑区域缓慢上涨到3400点区域,形成整个八月的震荡市。

最后,无需对于中期过度悲观,全面实行注册制,科创板做市商试点,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那么无论大盘还是创业板,在一季度三大指数下行后风险得到释放,很明显对市场的呵护意图越来越明显,乐观面对后市即可。

所以,短期而言,在于受到外围事件冲击,走势极易急涨急跌,但是考验第一个支撑区域对下半年的区间选择也是较为重要。

本文所涉及的市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